j9:越亚半导体创业板IPO已问询
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越亚半导体”或“公司”)于2025年9月递交创业板IPO申请,目前状态为“已问询”。
招股书显示,越亚半导体主要是做先进封装关键材料及产品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核心产品有IC封装载板和嵌埋封装模组。其中,IC封装载板涵盖射频模组封装载板、ASIC芯片封装载板、电源管理芯片封装载板及倒装芯片球栅阵列(FC-BGA)封装载板,大范围的应用于射频前端、高性能计算、CPU/GPU/ASIC等处理器、网络连接和电源管理领域,终端覆盖手机、AI服务器、算力中心、通信基站等关键场景。
在半导体封装载板这一技术密集型领域,越亚半导体自主研发的“铜柱增层法”技术,创新性地以电镀铜柱替代传统机械钻孔或激光钻孔工艺,构建封装载板内部互联通道,不仅实现更高的可靠性与信号传输效率,还能明显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该技术支撑的“无芯”封装载板量产,使公司成为全世界少数掌握该核心工艺的企业之一。截至2025年6月30日,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拥有专利384项,其中境外专利278项,核心技术大范围的应用于生产,推动产品在性能与成本上形成双重优势。
在高端产品领域,公司的技术突破更具战略意义。FC-BGA封装载板作为AI服务器、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关键封装材料,国内企业难以突破量产瓶颈。越亚半导体凭借多年技术积淀,2021年实现FC-BGA封装载板量产零的突破,成为国内率先攻克该技术的本土厂商之一,目前产品已进入长电科技、华天科技、通富微电等国内封测龙头供应链,为国产高端芯片提供关键配套。此外,公司的板级嵌埋封装技术同样处于全球领先水平,2017年实现嵌埋封装模组量产,可将芯片与被动元器件嵌入载板内部,大幅度的提高集成度与散热性能,目前产品已应用于5G通信基站、AI服务器电源管理场景,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为公司构筑了深厚护城河。报告期内(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),公司研发投入分别达7204.97万元、8629.12万元、8600.80万元和4290.57万元,累计研发投入超2.87亿元,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比例稳定在4.32%至5.29%之间。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,公司参与制定《三维集成电路第1部分:术语和定义》等多项国家标准,全资子公司南通越亚获评“国家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”,射频功率放大器(RFPA)封装载板入选国家级“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”,技术硬实力获得行业与政策高度认可。
报告期内,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6.67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7.96亿元,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收入8.11亿元;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虽受行业周期影响有所波动,但整体保持盈利水平,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4.15亿元、1.88亿元、2.15亿元和9147.31万元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达4.02亿元、1.72亿元、2.06亿元和8871.90万元,展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。
从下游需求看,AI算力、5G通信、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爆发为公司打开广阔成长空间。根据Prismark预测,全球IC封装载板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60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214亿美元,其中FC-BGA/LGA载板作为AI服务器、高性能计算芯片的核心材料,2024年至2026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3.2%,远超行业中等水准。越亚半导体的FC-BGA封装载板、嵌埋封装模组等产品深度契合上述需求,目前已进入客户样品认证阶段的高阶FC-BGA载板、5G毫米波射频模组封装载板,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引擎。
此次创业板IPO,越亚半导体计划募集资金12.24亿元,主要投向“面向AI领域的高效能嵌埋封装模组扩产项目”“研发中心项目”及补充流动资金,募资方向紧密围绕主营业务,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与产能壁垒。其中,AI领域嵌埋封装模组扩产项目投产后,将大幅度的提高公司在高端电源管理模组领域的产能,满足AI服务器、数据中心等场景的爆发式需求;研发中心项目将聚焦FC-BGA载板延伸技术、大尺寸器件嵌埋集成技术等前沿方向,持续强化技术领头羊。(杨锦英)
-
2025-08-03山东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已有4700余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800余家
-
2025-08-04森林狼众将谈G1输球!主帅:华子体现太挣扎 戈贝尔:6天没竞赛了
-
2025-08-04一路走好!5月刚过7天已有4位名人去世最大90岁最小44
-
2025-08-05高端芯片技术的发展历史:从微米到纳米的算力革命
-
2025-08-062025年中国乐器行业发展现状、竞争格局及趋势预测
-
2025-08-06KORG Berlin发布phase8组成器:声学与电子的完美交融下一年正式上市!

